一般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标称截留分子量为30,000-300,000 ,而截留分子量为6,000-30,000 的超滤膜大多用于物料的分离、浓缩、除菌和除热源等领域。
超滤膜的形式可以分为板式和管式两种。管式超滤膜根据其管径的不同又分为中空纤维、毛细管和管式。市场上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基本上以毛细管式为主,个别工程中使用的中空纤维(内径0.1-0.5mm)实际上应属于微滤膜。
将超滤膜丝组合成可与超滤系统连接的组件称为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分为内压式、外压式和浸没式三种。其中浸没式超滤膜过滤的推动力是膜管内部的真空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对于过滤精度要求较高的超滤膜,这一压力差通常不易满足所需过滤推动力的要求,因此浸没式的组件形式比较适合于过滤精度较低的超滤膜或微滤膜。外压式超滤在正冲与反冲时,膜表面液体的流速较不均匀,影响膜表面的冲洗效果,因此常用于水处理的超滤膜还是内压式组件结构较具有优势。
技术性能参数:超滤膜组件采用了PVC合金超滤膜,拥有如下优点:
1、膜材料是耐污染、亲水的改性PVC。
2、通量持久稳定,抗污染能力强。
3、可以短时承受200ppm余氯环境,适用的pH范围为2-13。
4、完全除菌,产水浊度小于0.1NTU。
5、交叉流设计,排除脏堵,提高寿命。
6、产品水的SDI15 < 1(原水浊度小于20NTU时的测试值)
7、截留分子量:1000~100000
8、工作温度:≤45℃
9、工作压力:≤0.5Mpa
原理: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超滤膜膜丝是空心的,表皮上布满肉眼看不见的微孔,孔径大小在0.001-0.1微米之间,属于**级过滤的范围,所以叫做超滤膜。
目前用来制造超滤的材质很多,
超滤膜过滤形式:内压式和外压式。